暑期,教育学院师生组成的“绘美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奔赴滁州天长市、来安县、明光市等地,开展了为期十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艺术赋能乡村,绘就时代新貌”为主题,聚焦墙绘创作,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用手中的画笔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活动前期,实践团师生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他们调研各地乡村文化特色与发展需求,围绕“普法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美好乡村建设”、“地方特色文化”及“旅游创意推广”等核心主题,反复构思、精心设计墙绘方案。每一幅图稿都历经多次修改与打磨,力求在艺术表达上精益求精,在内容传递上精准有效,确保墙绘作品既能展现高超的艺术水准,又能真正服务于乡村建设,讲好乡村故事。


实践期间,队员们面临着高温酷暑和高空作业的双重考验。自8月11日起,他们先后在天长市连续创作5天,在来安县奋战5天,并于8月25日至27日完成在明光市3天的绘制任务。尽管烈日当头、汗流浃背,但队员们热情不减,分工协作,调色、勾勒、填充,一丝不苟。脚手架上是他们忙碌的身影,墙壁前是他们专注的神情。他们以极高的热情和专业精神,克服困难,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所有预定墙绘任务,将一面面旧墙变身成为一幅幅生动鲜活、富有教育意义和地方特色的艺术画作。



此次墙绘内容丰富多彩,极具地方辨识度。在来安县,团队巧妙地将当地一棵拥有千年历史的著名银杏树绘入墙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跃然墙上;同时,当地清洁能源产业的代表——风力发电图景也被生动呈现,展现了乡村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此外,通俗易懂的普法漫画、形象生动的防诈指南、诗意栖居的乡村美景图、引人入胜的旅游创意画面相继在各村镇的墙体上绽放,成为了政策宣讲的窗口、文明传播的阵地和特色文化的展台,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和好评。

自2021年起,教育学院的“墙绘”社会实践已逐渐发展成为学院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多年的坚持与深耕,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据悉,今年暑期活动开展前,已有多地主动与学院联系,期待实践团能为当地进行墙绘创作,这充分体现了该活动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和认可度。




此次“三下乡”墙绘活动,不仅是一次美化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文化宣传的艺术实践,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和实践育人课。在艰苦的条件下,同学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在服务奉献中深刻体会到了国情社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他们的意志品质在高温下得到淬炼,思想境界在实践得以升华,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机统一。
教育学院学子用艺术点亮乡村,用奉献书写青春,他们的足迹和笔墨深深印刻在皖东大地的新农村画卷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与风采。(图/文:黄正顺,初审:张童心,复审:陈立超,终审: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