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

作者:时间:2025-07-07点击数: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23年,是为适应我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和高质量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兴专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家庭服务需求多元化,社会对专业化、职业化的家政服务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本专业依托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结合现代家政服务业发展趋势,强化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有温度、懂服务、善管理"的高素质家政服务人才。  

培养方式

高中起点三年制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掌握家庭健康管理、母婴护理、老年照护等核心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面向家政服务、社区照护、家庭健康管理等职业领域,能够从事家政服务、培训指导、企业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主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是需要前置学习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和技能构成的课程,是为专业核心课程提供理论和技能支撑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现代家政学概论、管理学基础、社会学概论、家政服务与管理、社会心理学、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家政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等领域的内容

专业核心课程是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典型工作任务设置的课程,是培养核心职业能力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家庭整理与收纳营养与膳食指导老年健康管理实务老年照护技术母婴照护与保健婴幼儿发展支持与指导等内容。

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的课程,是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的延展课程。主要包括:婴幼儿常见病预防、老年人常见病预防、家政服务沟通与礼仪、家庭安全与急救技能、家政电子商务实务、家政企业运营与管理

专业教学团队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现拥有一支热爱家政服务事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严谨治学、创新务实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团队依托学校优质公共基础课师资,整合行业资深专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核心教师团队由护理学、医学、管理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领域的优秀人才组成,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 15人,硕士18人,双师型教师27人,省级教学名师7名,院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坛新秀3名,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近五年,教师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0篇;教师及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等赛事,累计获奖1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项。

人才培养模式

为顺应我国家庭服务业职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发展对家政人才的能力要求,对接家政服务行业岗位标准,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核心能力分析,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家政服务人才为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将总体教学设计和安排以实操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在实操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的渗透,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政策与行业需求,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等文件为指导,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聚焦居民服务业需求,面向家政服务员、养老照护员、健康管理师、母婴护理师等职业群,培养能胜任家政培训、企业运营、老年照护、婴幼儿早教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岗课赛证”融合模式,依托“1+X”证书试点,将失智老年人照护、母婴护理等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同时,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结合专业特色融入思政元素,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家政服务业输送“基础扎实、技能精湛”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实训条件

本专业实训环境与设备设施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实训项目注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实训指导教师配备合理,实验、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确保能够顺利开展收纳整理、营养与膳食、母婴保健、老年人保健、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等实训活动。

就业方向

本专业为推动家政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毕业生可在高端家政服务企业、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母婴护理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服务、培训、管理等工作,也可自主创业。


CopyRight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14940号
招生电话:400-001-3100,  0550-3566123,0550-3566045 传真:3566010 地址:滁州市醉翁西路101号